進境原木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林業有害生物是威脅我國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損失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以山東口岸為例,2014年先后在全國口岸截獲似混齒小蠹、齒小蠹,并在山東口岸截獲強大小蠹等檢疫性有害生物,入境植物安全形勢嚴峻。近日,山東蓬萊檢驗檢疫局從一批來自新西蘭的進境輻射松原木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長林小蠹,同時截獲小蠹幼蟲、天牛幼蟲等多種有害生物,為入境原木安全再次敲響了警鐘。經深入分析,制約進境原木質量安全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進口國別因素。山東口岸進口原木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和歐洲、大洋洲等地區。從報檢隨付單證來看,上述國家均出具符合我國檢疫要求的熏蒸證書,證書上熏蒸用藥種類及劑量也符合我國強制性規定要求,但在實際檢疫中發現,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的進境原木疫情檢出率較低;來自新西蘭的入境原木疫情檢出率較高。
二是熏蒸作業規范性因素。通過凳輪現場檢疫發現,不同的熏蒸公司作業規范不盡相同。有的國外熏蒸公司存在熏蒸時投藥方式粗放簡單、應付了事問題,雖然每個船艙投藥量符合要求,但藥劑集中投放在入孔處,而非在艙內多點投放,加之大多數裝載進口原木的船舶艙內無氣體強制循環裝置,從而導致氣化藥劑分布不均,影響熏蒸效果。
三是船舶條件因素。對于船舶老舊、氣密性不好,如果運輸途中不能及時補充投藥,勢必造成有的船艙藥劑濃度不達標,熏蒸效果不理想;對于堆積于船舶甲板上的原木大多在起運地岸上熏蒸,受密封條件限制,熏蒸時不能有效殺死蟲卵,因此船甲板上原木幼蟲檢出比例較高。
四是熏蒸和抵港季節因素。進口原木受熏蒸季節影響較大,對于在始發地冬季進行熏蒸的進口原木,由于作業溫度偏低影響藥劑擴散,疫情檢出率較高。
從近幾年檢疫實際情況顯示,春秋季進境的原木疫情截獲率相對較高,冬夏進境原木疫情檢出較少,主要原因是大多散裝進口原木的國家如新西蘭、美國,時令正好與國內相反,春秋溫度變化不大比較適合害蟲生長發育,冬夏由于海運過程中,環境溫度的急劇變化不利于害蟲繁育成活。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強化風險分析。針對不同輸出國家或地區,多渠道對疫情信息搜集整理,掌握有害生物種類、發生情況及擴散危害,按國別和有害生物類別確定風險級別,從而明確不同輸出國檢疫處理標準,規范口岸處理方式,提高檢疫工作針對性,切實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二是嚴格檢疫程序。加大口岸檢疫力度,嚴把審單關、檢疫關和放行關。
結合風險分析情況,嚴格檢查熏蒸證書,有針對性對冬季投藥原木和進口甲板貨物加大檢疫力度,對檢出植物疫情的入境產品必須在檢疫處理合格后實施放行,確??诎读阋咔閭魅?。三是建立官方通報制度。建議加強質檢部門與農林部門合作,建立我國官方通報制度,向疫情輸出國官方通報不合格進境原木的輸出商和熏蒸公司,從而敦促國外熏蒸公司改進作業方法,保證熏蒸效果。對同一國家和地區屢次截獲重大植物疫情的原木,建議國家質檢總局及時發布警示通報,采取暫停接受相關證書等措施,切實降低有害生物傳入風險。
上一篇:原木進口下降明顯
下一篇:北京家具制造業將洗牌